聯合國糧農組織
取自 食品百科全書
[編輯] 簡介
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成立先于聯合國本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經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倡議,45個國家的代表于1943年5月18日至 6月3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溫泉城舉行了同盟國糧食和農業會議。會議決定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建立一個糧食和農業方面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并起草了《糧食及農業組織章程》。1945年10月16日,糧食及農業組織第1屆大會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召開,45個國家的代表與會,并確定這天為該組織的成立之日。至11月1日第1屆大會結束時,42個國家成為創始成員國。1946年12月16日與聯合國簽署協定,從而正式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截至1985年底,共有158個成員國。中國是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該組織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并從同年召開的第17屆大會起一直為理事國。 該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大會,每兩年召開1次。常設機構為理事會,由大會推選產生理事會獨立主席和理事國。至1985年底,理事會下已設有計劃、財政、章程及法律事務、商品、漁業、林業、農業、世界糧食安全、植物遺傳資源等 9個辦事機構。該組織的執行機構為秘書處,其行政首腦為總干事。秘書處下設總干事辦公室和 7個經濟技術事務部??偛孔?951年起遷往意大利羅馬,此外還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近東和歐洲等5個地區設有區域辦事處,在北美(美國華盛頓)和聯合國(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分別設有聯絡處。
[編輯] 職能
糧農組織的主要職能是:(1)搜集、整理、分析和傳播世界糧農生產和貿易信息;(2)向成員國提供技術援助,動員國際社會進行投資,并執行國際開發和金融機構的農業發展項目;(3)向成員國提供糧農政策和計劃的咨詢服務;(4)討論國際糧農領域的重大問題,制定有關國際行為準則和法規,談判制定糧農領域的國際標準和協議,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磋商和合作??梢哉f,糧農組織是一個信息中心,是一個開發機構,是一個咨詢機構,是一個國際講壇,還是一個制定糧農國際標準的中心。
[編輯] 其它
資金來源
成員國交納會費。
同中國的關系
中國是該組織的創始國之一。糧農組織非常重視中國在世界農業領域中的作用,十分贊賞中國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成就。
2002年6月,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五年回顧會議。溫家寶副總理在大會闡述了中國政府對解決糧食問題和實現糧食安全的基本立場和主張。 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83年1月在北京設立駐華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