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
取自 食品百科全書
[中文]: 結晶
[英文]: crystallization
[說明]: 物質從液態(液體或熔融體) 或氣態形成晶體的過程。一般結晶速度慢些,晶體就大些,晶形也完整結。是提純固體物質的重要方法之一。結晶方法主要可分為兩類:(1)去除一部分溶劑的結晶。即使溶劑一部分蒸發或汽化,溶液濃縮達到過飽和而結晶。用于溶解度隨著溫度下降而減小不多的物質,如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鉀等。(2)不去除溶劑的結晶。即使溶液冷卻達到過飽和而結晶。用于溶解度隨著溫度下降而顯著減小的物質,如硝酸鉀、硝酸鈉、硫酸鎂等。結晶主要分兩個階段,二者通常是同時進行的,但多少可獨立地加以控制。第一階段是晶核(晶體微粒)的形成。第二階段是晶核的成長。如果能控制晶核的數目,就能調節最終形成的晶體大小。大多數聚合物一般在低溫下分子運動速度減慢,分子趨向定向排列而產生結晶。這可通過硬度和定伸應力的變化表征出來。結晶的彈性體是剛性的,但不一定發脆,只有在極低溫度下才變脆。在給定伸長下,拉伸試驗的張力減少到其原來50%的時間稱作結晶的半衰期。它是衡量物質抗結晶性的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