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劑
取自 食品百科全書
[編輯] 定義
阻止粉狀顆粒彼此黏結成塊的物質稱為抗結劑。
[編輯] 概述
抗結劑的原理通常是吸收多余水分或者附著在顆粒表面使其具有憎水性。有些抗結劑是水溶性的,另一些溶于酒精和/或其他有機溶劑。國外常用的硅酸鈣溶于水和油。 抗結劑也用于非食品中,如:防止道路結冰使用的鹽(road salt)、化肥、化妝品、合成洗滌劑等。
[編輯] 使用狀況
?。?)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可用于植脂性粉末,稀奶油,最大使用量為20g/kg;用于冰淇淋,40g/kg;高纖維食品,面包,50g/kg。
?。?) 實際使用參考:制作冰淇淋添加本品可提高乳化作用,防止冰渣形成,改善口感。具體配方為:澄面10g,雞蛋1/4只,奶粉10g,羧甲基纖維素加微晶纖維素(兩者之比為12.5∶87.5)5g,砂糖10g,水70g。
[編輯] 其他
quality booster
抗結劑又稱抗結塊劑,是用來防止顆?;蚍蹱钍称肪奂Y塊,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動的物質。
其顆粒細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強。易吸附導致形成結塊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顆粒狀態。